財稅資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財稅講堂 > 財稅資訊
直播電商,始于網紅終于供應鏈 來源:首財寶    發(fā)布時間:2020-04-08

直播電商(850).jpg

4月6日,淘寶直播聯(lián)合央視新聞發(fā)起“謝謝你為湖北下單”公益直播,由央視著名“段子手”朱廣權與“帶貨一哥”李佳琦一起為武漢特產直播賣貨。 

經過多年積累加上此次疫情的催化,如今各行各業(yè)都在“搶”直播。無論是日前號稱“第一代網紅”羅永浩的高調入局,還是廣州出臺政策打造全國電商直播之都,抑或是淘寶宣布未來一年500億加碼電商直播,都意味著對電商直播而言,2020年必將是一個不平凡之年。

01瘋狂成長的直播帶貨

據統(tǒng)計,2019 年雙十一期間,90%的品牌開啟了直播,開播商家數量同比增長200%以上,其中有超過10個“億元直播間”,超過100個“千萬元直播間”。

如今線下渠道被疫情阻隔,終端門店、品牌、小廠家、水果買手、縣長都選擇通過線上渠道尋找新的突破口,能夠實時呈現(xiàn)、雙向反饋、高度還原真實場景的直播電商成為將線下渠道線上化的最佳途徑。

4月1日晚,號稱“第一代網紅”的羅永浩直播帶貨首秀賣出超過1.1億元商品;次日,攜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以一身古裝打扮出現(xiàn)在直播間,4折預售湖州高星酒店,一小時內,創(chuàng)造了2691萬GMV;拼多多自全國開啟“政企合作,直播助農”以來,截至到3月27日,已累積售出滯銷農產品4300萬單,總計超過3.25億斤,幫扶超過8.2萬農戶。

龐大數字的背后也是無數網友“買”出的新風口,直播帶貨已經成為商家營銷的新利器以及電商銷售模式的強勁增長因素,也在深度改變大眾的消費習慣,成為新的消費文化。

02從“人找貨”到“貨找人”

直播的出現(xiàn),把人們在電商平臺的購物行為從“人找貨”,變成了“貨找人”。直播電商重構了“人貨場”,提升了交易效率。人即主播和團隊、貨就是商品、場就是直播的地方。

基于直播生態(tài)誕生的主播,向上找貨談價格(S),向下聚集起粉絲(C),成為串聯(lián)起直播帶貨的中間商。第一次做直播電商的羅永浩在向他的朋友們介紹何為直播電商時說,直播電商就是超級大團購——主播拿到足夠多的用戶和訂單,就可以對廠商和供應鏈有足夠的議價能力。在直播電商典型的貨品(S)—主播(B)—消費者(C)的銷售路徑,主播及其直播間代替品牌店鋪甚至電商平臺,成為粉絲的直接服務者,和交易達成的新場景。

貨”的方面,直播電商實現(xiàn)了去中間商、拉近產品原產地的目標,過去商家需要采購,把貨存進倉庫然后再上架,而現(xiàn)在不管從貨品的展示還是貨源上,直播電商都更加拉近了距離。

場”的方面,依靠技術和設備的升級革新,商家通過手機直播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場景展示產品,可以是工廠、檔口、原產地、專柜、直播間等,也可以直接入駐直播基地,同時解決貨源問題。據了解,在杭州、廣州等地區(qū),只要有一個足夠大的倉庫,一部分作為展示直播間,然后依次隔出選貨區(qū)、陳列區(qū),甚至直接就是倉庫,就這樣滿足了零售的“人貨場”三要素。

上海一家快遞企業(yè)負責人表示,原來傳統(tǒng)電商的客戶沒有及時復工,即便復工了也由于上游工廠沒有復產,導致貨量并不多。但與此相比,直播電商帶來的貨增長了不少,這些貨大部分直接由倉庫直發(fā),甚至一晚的直播就能把倉庫清完,原來傳統(tǒng)電商可能一個月才能消化完。

03越來越快的“柔性供應鏈”

這些年,受網紅直播帶貨的影響,長三角地帶的服裝供應鏈一直在變化。原本的批發(fā)生意,被突如其來的網紅經濟打亂了節(jié)奏?!皞鹘y(tǒng)的服裝工廠一直是做供應鏈深度,也就是一個款生產幾千上萬件,賣成爆款,一年就做這么幾個爆款。”曾自己經營一家服裝工廠的老板介紹,過去一個爆款能賣好幾個月,而電商新陳代謝的速度已經不允許工廠這樣做了。

改變是從2016年開始的。雪梨和張大奕作為“初代網紅電商”的代表,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也改變了供應鏈的生產方式。她們基本上每月就能上新一到兩次,這就縮短了庫存消化的周期——通常一個款式一個月還賣不完,就變成庫存了。

那是第一波由網紅推動的供應鏈變革:網紅在衣服正式上架之前放出預覽,在微博與粉絲互動,獲知她們的喜好,以此來判斷一件款式能消化多少訂單后,才向工廠下單。于是,工廠的生產方式由“爆款”模式,變成了“小批量、多款式”模式,且具備快速返單的能力。“柔性供應鏈”就這樣在中國女裝行業(yè)實現(xiàn)了。

但當直播時代來臨,對“柔性供應鏈”的速度要求,又要比上個時代高得多。

所有女裝主播都知道:每天要賣不一樣的衣服,否則粉絲會厭倦,會直接影響直播間的數據表現(xiàn)。所以作為供應鏈,也需要做到相應的響應速度,才有機會獲得合作。

在服裝主播的行當里,供應鏈通常指的是有自己的貨盤(衣服、鞋子等)、有一兩間直播間、并配備有簡單的直播運營人員的一個線下場所,主播可以在這里直接選貨、直播——這是淘寶直播興起之后,在電商產業(yè)鏈上出現(xiàn)的一個新角色。

相比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供應鏈,它的角色更加復雜:不僅要有“貨”,還要有“人”和“場”,大家也稱其為“供應鏈基地”。

大多數時候,供應鏈基地都隱匿在一棟棟不起眼的土灰色寫字樓里——他們租下幾百平米的樓層,僅隔出一小片作為辦公區(qū),剩余的地方都成了供主播挑選貨品的陳列大廳和裝修豪華的直播間。這一年來,這樣的供應鏈基地正在被快速復制。 

對于上游工廠來說,競爭也變激烈了?!耙患右履眠^去,如果這個工廠半天做不出來,就不用他們了,反正長三角的服裝廠多的是?!币晃辉泿椭鞑舆^工廠的人士,對直播供應鏈的節(jié)奏之快深有感觸。

有時候,甚至只能從主播那里拿到一張衣服的照片,需要找人“繪圖紙”和“將圖紙編程”,就能在一個晚上完成,“給雙倍的錢加個班就行了”。之后找工廠做樣衣,半天即可。主播拿到樣衣后便可以在直播間掛上鏈接銷售了,最后再根據訂單數據讓工廠快速出貨?!拔視崆案S確認面料情況,有現(xiàn)成面料的話,半天就做出來了,返單也很方便?!鄙鲜鰪姆b廠老板轉型的人士介紹。

一位業(yè)內人士分析了兩代網紅的效率差異:如果一條供應鏈只給圖文,網紅店主供貨,那么一月一次、一次幾十款的更新速度便可;如果供直播,由于每天都要用新款換掉部分舊款,那在7-10天內要完成整個換新周期,一盤貨需要至少300個款左右。顯然,兩者已不在一個量級。 

隨著5G技術的到來,直播借助網速的提升在內容呈現(xiàn)形式上會有更大的想象空間。不過,主播再有名、再有口才,消費者最終關心的還是商品質量、價格、物流速度,背后考驗的仍是供應鏈能力,直播電商,始于網紅,終于供應鏈。

(來源:快遞觀察家、信息時報、物流沙龍、36氪、三聲)